首页 > 教育 > 主题讲座 > 详情
【讲座】齐白石艺术研究系列讲座(八)——眼前即景:发现艺术的魅力,从齐白石的蔬果画谈起2011-08-23
作者: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时  间:2011年8月23日
地  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五层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主持人:袁  武(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

 

 

主持人:

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了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先生来给我们讲齐白石的艺术。讲座的题目是“眼前即景:发现艺术的魅力——从齐白石的蔬果画谈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馆长的到来。

陈履生:

关于齐白石的讲座,前后已经举办了多场,很多学者讲过齐白石。由此我想到一个关于齐白石的话题,为何不同人讲齐白石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为何不同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讲齐白石呢?今天是配合三、四层展厅关于蔬果的专题展来做这个讲座。因为北京画院所编的《齐白石全集》中我负责写蔬果篇的前言,今天我就从蔬果谈起。关于齐白石的身世大家都比较清楚,他是近代史上最普通的一个人,他是来自湖南湘潭最普通的木匠,到了京城之后却改写了20世纪中国的绘画史。那么他何以至此,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和研究的话题。作为平民出身的画家,他不像元明清以来文人绘画所崇尚的学术和家学渊源。从社会基层出身的齐白石改写了几百年来文人画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文人画的社会基础和学术根源。所谓的文人画正脉是要求在一种特别的传承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明清以来的绘画史,无论吴门、娄东还是虞山画派,这传承的关系从董其昌以来相互承传,所谓一脉相承就是这种传承关系。但是齐白石并没有这种传承关系,所以我认为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特别的个案。因为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特殊贡献,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画家创作的人生奇迹。所以我们今天虽然艺术市场高度发展,我们看自80年代以来齐白石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价位的表现。如今他已经攀升至第一位,名实相符。这位人民艺术家不仅在新中国初期得到社会的认同,而且在21世纪初期得到了公众的重新认识。这种基于市场的重新认知,和20世纪50年代基于社会政府的认知完全不同。我想在座的各位有出生于50年代的人。50、60年代我们的笔记本、水盆、暖水瓶上都会有齐白石的虾以及其他一些作品图像。这种公共性传播以及政府主导,让我们认识到一位不同寻常的艺术家。当然从15岁开始学木匠雕花开始前,齐白石像湘潭农村的普通孩子一样砍柴牧牛,一直在35岁前他都没有离开过家乡。这对于在一个几千年封建社会农耕文化基础上的乡村孩童来说即使他受到教育也和今天的教育难以想媲美。所以齐白石的足迹仅限于湘潭杏子坞附近的百里之内,因为事实上交通不便,当时人的足迹非常有限。可以说齐白石也没有自幼饱读诗书,没有显现出他天才的表现,我们只是看到一个普通的齐白石生活在湖南湘潭。改变他的是35岁那年离开家乡,任何离开家乡有这样经历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眼界大开,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所以一切都很新鲜,可以为之惊奇。正因为齐白石特殊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所以齐白石后来居于京城名满天下,但他一直没有忘记家乡的风物、家乡的山水、家乡的蔬果,以及一切。过去生活的艰辛齐白石在自传中经常提及,尤其是农家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的品性都被他带到城里来。这也使我们可以看到有基于此,齐白石的艺术表现。当他到了京城,显然这与他生活在街巷胡同中的周围环境有着很大不同,而他所面对的故宫、天坛、北海等带有皇家文化背景以及京派文化的传统,也成为他绘画题材中的重要选择。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齐白石的发现是基于他农家生活的基础,这不仅改变了他的绘画题材,而且绘画题材的选择成就了齐白石最核心的东西。不仅构筑了齐白石的艺术广厦,而且也为美术史提供了发现之美的生动个案。

作为画家的齐白石,尽管有包括诗文在内的种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可是最直观的、也是他最拿手的还是绘画。因此,在他的一生中,画了大量的以蔬果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生动和多样的表现,既表现了齐白石的乡思乡情,又表现了齐白石在发展中国画艺术方面难得的才华和杰出的创造,成为齐白石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齐白石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与中国历史上很多画家不同,齐白石以超常的智慧和基于生活的艺术选择,显现中齐白石艺术中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善于把生活中的一些最普通、最平常的事物用画笔表现出来,如农人常见的柴耙、老鼠和算盘,家前屋后的草虫以及河塘中的鱼虾等。他通过对生活的捕捉和表现,能够把俗升华为雅,让人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到艺术的魅力。出身于基层的齐白石始终没有忘本,所以他以平常心不断画往日农家生活中的所见,几乎把所见到的蔬果都画了出来。显然,这些画中带有泥土味的形象不是简单的写生和记录,它只是一种文化的记忆,是传达文化的一个媒介,通过它们或记录往日事件、或表达思乡情感、或展现文人情怀、或解决一些绘画的技法问题。

这是以前传统文人画家所不屑的东西。即使是饱读诗书的文人画家,也免不掉对乡间风物的认识,如柴耙。即使再富有,只要有庭院就需要柴耙,当时也没有电灯,用的是油灯。因此乡间与城市生活区别并不是非常大。他的选择是基于美术史,基于绘画历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因为毕竟他跨越了晚清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依然是梅兰竹菊、马远夏圭,显然艺术在20世纪初期面临的问题正好像爆发于北京的“五四运动”所带来的新文化带给我们社会整体的感知。

这是齐白石画的自己的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基于自身生活的把握。他舍去了传统山水画的皴法和构图方式,这种基于眼前山水形象的表现正是齐白石一以贯之,表现各类题材的问题。

   借山图之十五  齐白石

一、难以忘怀的乡间风物

我们回头来看齐白石作品中难以忘怀的乡间风物。在齐白石离开家乡后的一段时期内,他写了许多具有画意的思乡诗篇,这些诗往往是辗侧枕上、入梦无由的结果,其语言之平实,肝肠寸寸,情真意切,如同他的画一样,毫无雕琢之气。今天在欣赏齐白石艺术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通过齐白石艺术相关如诗词、书法、绘画等联系,进一步研究齐白石艺术的独特性。尽管诗是表现的一种方式,但是他还是经常不断通过绘画直观地表达思乡的情感,这是齐白石艺术的一个最重要方式。思乡情感在他的晚年则表现得更为突出。他画儿时所用过的工具,画家乡池塘中的鱼虾,画借山馆周围的花木,也画“丰年可作菜食,饥年可作米粮”的蔬果,这一切都是一种远离家乡而思乡的情感寄托。这其中齐白石有很多还家的经历,每一次还家都是对他艺术又一次的丰富和叠加,现实的不断充实以及在循环中齐白石画蔬果的意义也呈现出来。从全部作品来看,齐白石的蔬果不同于其他题材的表现,他所涵盖的思想情结借题发挥,超越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

           

                            梨  齐白石                                       白菜冬笋  齐白石             

这是一张最普通的画,是他遗物中发现的,他画的最普通的梨。这个梨牵涉到他家里如何嫁接,甚至有一位名叫瑘芭的人携道具到家中帮他从事嫁接的工作,几十年之后他回忆起瑘芭当年嫁接的情景。这种情感的表达已经脱离了绘画,因为他寄予了对以往经历的回顾。他画的比较多的是白菜、蘑菇,他会比较北方蘑菇与南方蘑菇的不同。他在《白菜蘑菇图》上题:“南方之菌远胜蘑菇,惜不能还家共老妇喜食也。”又是另外一番与“还家”相关的情感,状物抒情,令人五味杂陈。应该说齐白石画蔬果的意义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的绘画表现,他所涵盖的思乡情结,或者是借题发挥,超越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这幅《冬笋图》他认为“家山之冬笋他山有之,惟松山菌其风味甲天下,虽北地蘑菇不若也”,他也是在比较。也就是他对蔬果的把握,没有仅仅局限于家乡的所见,他在不断丰富自己,是生活积累之后彼此呼应的关系,是一种比较,既有形状比较,又有颜色比较,更有与艺术相关的艺术比较。当这些具有强烈形式感的作品出现在京城,出现在中国水墨画发展历程中,人们会自然联系到过去已有的认知。过去我们是否见过这样的作品,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像可能是厨房一个角落里所堆放的,或者是新买来的,又或者是田里采摘来的蔬果。这种具有完整绘画的构图又表现出独特性的蔬果在杂乱中表现出一定之规。通过笔墨中浓淡干湿的对比、黑白的对比,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的蔬果世界。齐白石的这些作品中,有的非常简单,只是寥寥数笔,但是仍然可以把握其造型最简单的特征,表现出他个性风格特点中最精彩的内容。

可以说在齐白石眼前的内容,包括盆中所栽的丝瓜,显然已经离开了湘潭的视觉感受,而进入了京城。这是我们看到阳台院落中所栽的蔬果。豇豆是过去传统绘画中没有的题材。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生活在京城的齐白石尽管享受到城市文明,可是他的平民身份以及他的生活习性都使他依然保留了乡间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京城能够见到的白菜、丝瓜、柿子、桃子、西瓜等,在体量上比南方的大,在口味上则是“无过北地”,不论是时令的,还是常态的,同样为齐白石所喜爱,同样能够连接他的乡间情感。

                    

    左:石榴  齐白石

    135.5×33cm  1922年

在齐白石众多的蔬果题材作品之中,白菜、冬笋、蘑菇是他的最爱。这其中反映了齐白石的饮食爱好,同时也说明齐白石为什么画了那么多的白菜。这些蔬果表达与他的文人经历有关,在他的题跋中有所表现。他像中国很多文人画家一样借助某些题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又脱离了民间基层中浅层面的内容,而上升为文人的情感表达。在蔬果作品中我们还看到有一类,题跋中关于生活的记录,表达了齐白石的生活习性,也是我们研究齐白石的重要史料来源。如:

昨日大风,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足之,不教一日闲过也——《南瓜》。

画大幅胜(剩)有朱砂,挑灯再画此兴也——《柿子》。

旧友赠陈年纸,欣然试之——《白菜》。

得陈纸偶成之——《葫芦》。

齐白石在这些细节中所表现出的习惯性,可以看出蔬果题材在齐白石日常绘画中的特殊性。毫无疑问,这种随手拈来不仅仅是基于生活的对于题材的偏好,而且也是他多年创作在这一题材上所累积的个性与风格。同时,也是与这一题材相关的笔墨已经磨合成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功夫。

二、连接古今的艺术渊源 

当我们今天研究齐白石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特殊性的作品时,毫无疑问会去探寻这些连接古今的艺术渊源,是否就是基于民间生活的写照,是否就是一种爱好,一种简单的发现呢?我已经在前面简单介绍了齐白石的生平、家庭背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核心,即齐白石生活在社会基层,没有受过文人画的早期教育,这是他艺术成于此的关键。齐白石没有能够像许多文人画家那样得到正规的文人艺术的早期教育,也没有值得自豪的家学渊源。他从画雷公像开始艺术起步,并得到家人和乡邻的赞赏,激发了绘画的兴趣,也启迪了天才的智慧。虽然他也临摹过一些文人画家所遵循的画谱,可是,文人绘画中强调的“胎性”和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决定了他的后天教育以及耳濡目染难以摆脱他世代农民出身的局限,以及他骨子中的民间画工的审美喜好。但是我们难以排斥这种血脉中基因遗传的血脉特性。这些反映到其作品的题材选择上,尽管他也画文人画家们所热衷的梅兰竹菊,他希望通过对梅兰竹菊的表现而获得文人身份的认同。如果他都画螃蟹、蔬果则难以脱离他出身所限定的社会阶层。因此在连接古今的艺术源流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齐白石转变身份时期画了相当一部分文人时代的作品。但他和很多文人不同的是,他没有沉浸在文人画题材中,而是以独特视角发现乡间题材对他的重要性。文人绘画中的梅兰竹菊,都是强调文人的高雅气节,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同样,他发现白菜依然可以表现出文人理想中的君子的品格——清白人家,这是一种文化的发现,也是一种文化的转化。这个转化由过去文人平时熟物的蔬果变成包含文人品格的一个题材。所以这种历史性的转化发生在齐白石笔下时,表现地十分自然而生动。因为这对于他来说是眼前即景,这是他过去以往的生活。所以,这种自然的选择应该是齐白石整个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自然的转变。我们很难用艺术史的断代来区分他,整个艺术发展中每一个时代都有乡村题材的表现。齐白石不是割裂的,并不是为了学文人绘画,为了艺术发展来画蔬果画鱼虾,他是在平行发展过程中使之交织在一起。

我们可以看到与齐白石艺术相关的,像赵之谦的艺术给予他的影响。尽管从清代以来也有些画家如恽南田、扬州八怪,追溯到元代画家钱选等等,甚至也有些画这些民间题材的作品,画这些乡间风物的作品。但是这些题材的作品只是全部作品中偶然性的表现,没有成为必然。因为在文人画的整个发展史上,是齐白石从已有历史中的表现变成了必然性的表现,而且大面积大规模出现,成为文人画家主流性的题材。过去的文人画家主流性题材是梅兰竹菊,偶尔有一些其他题材。在齐白石的艺术中,绝大多数是这些乡间的风物,来自生活的题材,偶然性的有梅兰竹菊,他发生了倒转的过程。我们在连接古今的艺术源流中,来权衡齐白石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当然他也临摹过八大山人、赵之谦等人的作品。但是这些临摹正如我面前所说是为了身份的认可,为了身份转换需要文人的认可。

 在这样一个简单的谱系之中,齐白石的所学除了获得造型、笔墨的技法以及审美的提升之外,从另一方面来看,应该也对他的题材选择有所影响。比如赵之谦不仅画过《瓯中物产图卷》,将许多前人没有画过的瓯中物产画于一卷之内,还画过《异鱼图》,同样是画前人所未画。在蔬果方面则有《蔬笋图》、《蔬香图》、《葫里葫图》、《桃》等。更重要的是,他从前辈的经验中获得了将新题材转换为文人表现的方法,从而为他蔬果题材的创作连接上了文人艺术的传统。还要指出的是,赵之谦在诗书画印方面的综合表现,对齐白石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其诗书画印方面的同时发展,更重要的是,他以这种综合性的表现立定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同时又以这种综合性的表现显现了在20世纪诗书画印诸多方面的成就。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诗书画印各有大家,但是少有像齐白石这样诗书画印俱佳的大家。

从一个艺术源流中考察,齐白石在70岁的时候已经确立了比较成熟的蔬果画风格。对于一个高寿画家,对于一个学画起步很晚的艺术家,齐白石70岁并没有走到晚年。70岁的齐白石确立了自己的蔬果画风格,同时奠定了他在整个题材选择中最具有历史坐标性意义的阶段。这个事情使他在面对自己作品的时候,有着“此画前人无”的自豪感。他举目望去20世纪上半叶京派画坛的现实,他的蔬果画在中国画的审美领域为人们展现了平常心、平常事,而这些“由己之作”更是把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向前推进了一步。

  

    白菜  齐白石  69×35cm 

三、自然流露的文人情愫

我们来探讨齐白石艺术源流的时候,不断会提及文人艺术,以及齐白石与文人艺术的关系。文人抒写文人意气。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文人画家一直处于业余状态,不像民间画工、宫廷画家,以绘画为职业。郑板桥山东做县官,画他的竹子。很多文人一边做官,一边写字画画,这种业余状态成全了中国文人画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内容。从乾隆年间开始,以扬州八怪为主的画家以卖画为生。他们的表现虽然也是文人但是他们没有官职,或者过去很多当过官,去官后以卖画为生。基于个人的经历,在文人艺术的表现中,不管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感受,不管对于民间疾苦的感知,还是对基本的生活情感的表达,文人画家的秩序是一种文化的状态,这样一种胸臆的传达世代相袭。

在世世代代相袭的文人传统中,于齐白石的时代,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京城已经展现了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京城的社会生活改变了传统文人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文化的追求,所以我们看到齐白石生活的时代正是文人画受到普遍质疑的时代。北大蔡元培、鲁迅、陈师曾对文化的态度,不仅影响了画家的选择,更重要的影响了社会的判断。在文人画受到普遍质疑的时代,也为文人画时代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齐白石生逢其时,顺水推舟,受到了京城新文人甚至学院派的激赏。因为他所画的亲目所见乡间风物在京城文人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这些能够和梅兰竹菊发生文化关联的乡间风物在处于时代的激荡中,在处于新旧文化碰撞的京城画坛,他所引起的社会关注与文化的碰撞一样。对一般的画家来说,为何大家都可以看到的东西而没有去表现,这中间的文化障碍是什么?就是不能转变雅和俗这对矛盾,不能有效在俗与雅之间完成文的转换,也难以传达文的核心价值观。一直不断努力修炼自己,将自己修炼成文人画家的齐白石,他正是在处理雅俗关系中将传统文人视为俗的内容变成雅的生动表现。可以说历史上没有哪位画家能够像齐白石这样画那么多蔬果和乡间风物,并且摆脱了画蔬果容易沾染世俗之气的束缚。他以清新脱俗的时代新风成为北京画坛的一道景观。齐白石是具有过人的智慧,齐白石的独特文化智慧也使得他难以在非常复杂的北京画坛上立足。因为北京画坛已有的势力,足以能让齐白石这样外来的画家没有立足之地。他通过特别的题跋,齐白石特别喜欢画白菜,亦是以此寄寓文人一直追求的为人的“清白”,所谓的“清白人家”、“清白传家”,都是齐白石所表达的对中国文人理想品格中的“清”的景仰。

在与文人气节相关的文人艺术中,文人对于书斋之外的偶发性表现,往往也能够捕获一些生活中的意趣,使之成为一些像梅兰竹菊这样的文人画标准题材之外的一种补充,从而丰富了文人画艺术的趣味性。所以,历代的文人画家都有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新题材的表现。基于此,齐白石将一个点而扩大到一个面,以乡间的新题材来获得新时代中新文人的青睐,表现出了文人画艺术在20世纪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从一个方面也表现了齐白石对于文人画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他的“清白人家”、“清白传家”,符合中了国文化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

四、都市之中的乡间题材

我们再来看都市中的乡间题材,毫无疑问在我们这个都市中,或者上世纪初期的京城,其实出现了很多新的题材。我们可以从城市中的作品中了解新一代的画家如何把所见的精神生活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认识齐白石必须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中精神绘画的基本情况。20世纪初期的北京画坛,既是传统京派绘画的一统天下,又是西方绘画的传播中心之一,无论相对于哪一个阵营,齐白石都是时代的另类。从文化阵营来区分,我们很难将齐白石划归为哪个阵营。他绘画中的乡间题材,决定了他和传统文人绘画的品格相去甚远,而他的画法又与西方绘画格格不入,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夹缝之中,齐白石的乡间题材在绘画上所表现出的独特性,使得像陈师曾、徐悲鸿这样的文人画家和西画家也为之动情,为之惊奇。

 葫芦  齐白石  66.5×35cm 

20世纪初期北京画坛上的京派,相对于上海海派和广东岭南派呈三足鼎力。而北京的特点是这里既有宫廷艺术的传承,又有文人艺术的延续。它与受新思潮影响的海派和与受外来艺术影响的岭南派相比,给予人们的印象是传统和保守。显然,飘在京城的齐白石成了现实中的另类,庆幸的是齐白石没有因为流寓到京城而在京派势力和现实生活的压力下而改弦易辙,并没有融入到京派之中。相反,却独立于京派之外。那就需要有独立京派之外的意。他画《发财图》、算盘、“青灯有味似儿时”的青灯。他在北京展现他的作品时受到了来自地方势力的打压,成为京城一时的“笑谈”。可是,性格倔强的齐白石则通过画《葫芦》,他题做“人笑我,我也笑人”的方式,表达了他的立世态度。齐白石的这种不合京派传统和文人画传统的绘画,几乎就是京派画家眼中的沙子,而他的茁壮成长则完全得之于新文化运动的阳光雨露。新文化从整体上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成为齐白石可以立足20世纪北京画坛最有利的支撑。虽然齐白石代表的是一种民间文化,而且是来自京城之外的民间文化,势单力薄,难已形成文化阵营。可是,他与新文化的一拍即合,使得他有意无意成了传统势力的对立面。因此,新文化阵营对齐白石的力挺,其中就包含了对旧势力的打击,而像蔬果这样的新题材,无疑是最具有力量的重器。

 

  荔枝筐  齐白石  68×34.5cm 

与新文化相应的是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从街道、洋房到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都与齐白石过去生活的乡间有着巨大的不同。然而,就中国文化的特点而言,进入城市后的农业文化以其深厚的传统,在许多方面依然保留了它过去的特点,所谓的一脉相传并没有因为时空的变化而形成历史的断流,相反,往日的依恋却维系了传统文化的沿续。这幅画《人骂我我也骂人》可以说齐白石就是以这样一种表情来看当时京派绘画的现实。

正因为齐白石在文化上的某种缺陷,他不可能像他的伯乐陈师曾那样能够以城市现实生活入画,他只能画他熟悉和钟爱的蔬果以及乡间题材,通过农业社会中的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连接京城现实中的人的情感。由此,乡间题材在都市中也就表现出了特别的意义。

居住在京城的齐白石没有脱离他出身农民的品性,在他的身上不仅保留了许多农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且在京城的生活中,还依然以这种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待城市中的人和事。他很勤俭持家,让常人无法理解。他依然以一种农民的生活方式来对待城市中的人和事,并以此建立起一种新的环境关系。即使是在远游西安的时候,他也能够发现不同的蔬果,并感于蔬果而发:“长安城外曾游处,马上斜阳玩物华。最喜客乡好丰岁,老藤地上乱堆瓜。”在齐白石的艺术世界中,他不仅能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能和乡村生活相联结的东西,而且还将这种乡间生活表现出符合文化人、城市人欣赏的画面,并演化为一种文人的审美趣味,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蔬果、草虫等等,对于当时的京城人来说并不陌生,除了个别品种是地域所决定的有无之外,其它也就无所谓乡村与城市的差别。当时的城市中充斥着大量的农民,他们从事的职业和以前乡村工作比较相似,而同现在农民工的城乡生活差别非常大。可是,齐白石在作品中还不时地关注地域之间的差别,他通过这种对于地域不同的阐发,使蔬果题材的表现呈现出文化上以及审美上的丰富性。

蔬果作为现实生活中的食物,并不是所有画家都能对此发生兴趣,也不是所有的文人画家都能够激发起创作的兴趣和灵感。能够将平常所见或记忆中的存留形之于画面,在于艺术家的情感和生活,在于艺术家的发掘和表现。齐白石对于蔬果的情有独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更多的是连接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连接了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简朴而直接的感情。如果他的发现不能和公共建立一种感情的话,那么他的艺术很难获得艺术的支持。因为他联系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所以他的蔬果题材作品得到了京城人的喜爱,而对于职业画家来说,经常“有客求画园蔬”,无疑也激发了他在这一题材方面的努力和发展。

         

左:扁豆  齐白石136.5×33.5cm

  右:秋声  齐白石137.5×33.5cm

今天我在讲座前又看了一遍齐白石的作品,基本我今天放的幻灯片楼下都有展出,其中有幅作品就是应客人要求所画。他看画的很好,所以他再画一张,自己保留下来也成为今天北京画院的收藏。目前齐白石的作品市面上非常多,一场拍卖会有很多齐白石,很坦率的说齐白石是历史上最高产的画家,但尽管高产也不会画那么多的画。很多齐白石的赝品在某程度上也影响了人民对齐白石的认识。北京画院所藏作品的重要性在于这些作品都是齐白石生前攒下来不卖钱的作品。有的画就注明了此画不卖钱,此画要留下来。1957年齐白石去世后,家属将其捐赠给国家,也就是北京画院的这批作品。所以我们要看不受社会质疑,真实的齐白石必须到北京画院来。现在这个时段是蔬果展,齐白石的丰富性能让公共讲座不断变换题材,内容和角度,从而让公众从不同角度了解齐白石丰富的艺术人生,认识到他艺术中最独特的内容。这在20世纪绘画史上,即使是整个中国艺术史上都难以找到这样的大家。我们认识齐白石的蔬果难以和齐白石的生活相分离。因为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与大众生活相关的民间题材,至今我们并没有改变这样一个事物的谱系。青菜、萝卜、白菜我们到现在都没有改变。齐白石与公众的联系应该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很多艺术家以前用毕生的精力去探索和寻找适合自己的画法和题材,有的穷其一生努力而不得要领。所以我们今天研究齐白石的艺术发现就要找到其艺术的规律性内容,知晓对生活与工作建立感情生活的题材最能够获得成功。从整体上来看,尤其相对于文人画家,齐白石写实性表现的乡间情趣正是传统文人画家所忽视的。传统文人画家过度强调个人品格的表达,忽视了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没有现实关怀的绘画使得传统文人绘画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失去公众的支持。这也是20世纪初期以来文人画在新文化冲击下急剧衰落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今天认识到齐白石历史性的贡献,他用乡间的题材振兴了文人画,使文人画在20世纪历史过程中重新为公众所认同。试想如果没有齐白石所建立的沟通公众的桥梁,我们会很难理解到文人画,当然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我们看20世纪初期的很多画家恪守传统理法,他们几乎是亦步亦趋在画谱和老师画法的基础上前行,因而这种画理画法包括绘画题材非常有限。对于西画家来说,或者是相对于那些在中西论战中的非传统派画家来说,齐白石的艺术正是对传统文人画的一种现实反叛,也是改良传统中国画的一种方式和态度。听来很矛盾,他发展了文人画确实基于反叛旧有的文人画,但在旧有文人画基础上发展出代表20世纪的新文人画。这是我们谈到的重要的20世纪中国画改良的问题。在20世纪上半叶,徐悲鸿提供了改良中国画的完善方案和主张。改良改造是20世纪中国画发展的一个主流,但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齐白石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作用具有示范性。

在时代文化的激荡中,处于文化边缘的齐白石好像置身于新文化运动之外。他以边缘民间画家的身份,仅仅与陈师曾的新派画家存在个人的交往。可是,他的独特性和中间性却暗合了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随着时代的潮流,齐白石的乡间题材不仅进入到都市,而且进入到新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在这一层面上考量齐白石的蔬果题材作品,其意义则超于题材的意义之外。显然,特殊时代中的齐白石以及他的蔬果和其它一些反映社会基层的乡间题材绘画,是特殊时代的选择,也是特殊时代的产物。

五、不厌雷同的孜孜以求

我们说了半天的乡间题材、白菜萝卜这些蔬果,这些蔬果日复一复,年复一年的表现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雷同。食物好吃但是每天吃就会厌烦,那么我们再回到历史中看齐白石不厌雷同的孜孜以求。齐白石平生不喜临仿,深耻雷同。他看不起传统京派画家很重要的雷同。这些画家与老师雷同,一脉相传,题材和画法雷同,梅兰竹菊间的雷同。可是,齐白石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题材重复,以及画面构成中的大同小异,却又是一眼能够看到的,“芋苗下画虾蟹不下万幅”,其数量之多也出于一般画家之外。齐白石画紫藤、葫芦,赵之谦、吴昌硕都画过。当然很多是社会的需要,顾客要求挂《清白人家》放于书房中,并不考虑别人的书房是否也挂《清白人家》。对于要画者只是一幅,而对于齐白石自己却是很多幅了。这之中固然有“求者欲皆依样为之”、“雷同皆为世人所好”的无奈,可是站在画家的立场上来看,一位画家在他的艺术中虽然有许多思想性的问题,但是,他也面临着一些技法性的困惑。题材雷同但是对于艺术的探讨并不是雷同的。他追求年年新样,题材有限就十种蔬果。思想是一种修养,技法则是万般的磨练,需要不断的反复才有可能达到表现的游刃有余以及艺术的最佳佳境。齐白石曾有诗:“别无幻想工奇异,粗写轻描意总同。怪杀天工工造化,不更新样与萍翁。”可知他对于“粗写轻描意总同”的焦虑以及对“新样”的追求。

齐白石说:“画藤以垂为佳,牵篱扶架最难大雅,余故不辞万幅雷同。”从耻于雷同到“不辞万幅雷同”,这之中有一个如何看待雷同和认识雷同的问题。可以说,“耻于雷同”是齐白石在艺术品评上的一个准则,也是他追求的一个目标。而“不辞万幅雷同”,则是他通过不断画蔬果以及其它熟悉的题材来解决一些技法问题,从而破解“牵篱扶架最难大雅”的难题,其终结的目标则是去除雷同,使之在相似性中表现出变化无穷。画不是印刷,每张都相同。同是画芋苗、藤枝万幅,画得不好就容易雷同,反之在万幅的表现中各种品类进行穿插,即使在里面画鱼和虾也是动态的考察。因而齐白石自己说“藤不垂,绝无姿态,垂虽略同,变化无穷也。”就像我们看同一棵植物的每一片叶子都会不同,虽然基本形状相同,但生长的规律性决定了在绘画表现上所存在的不可违抗的规律性以及视觉上的相似性。齐白石要在这种雷同中表现出植物的风情万种和丰富的变化,这也是我们认识到的、看到的在艺术史中奇妙无穷的齐白石。因为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艺术语言的把握超出了常人。他的葫芦有没骨的葫芦,有勾线的葫芦,有画杆子支撑的葫芦,还有垂下来的葫芦,因此这种垂藤要往雅的方向追求,需要高超的艺术技巧。这两幅扁豆乍看是一样的,但是细细品尝他们彼此之间不同的内容正是齐白石在艺术表现中不论从构思、立意到构图、画法等等一些主观的努力都不同。这两幅葡萄我选择两幅很接近雷同的题材,来看枝叶从何而出、藤怎么垂、叶子怎么组合、葡萄如何点,以及它所处的位置。特别是藤的表现如何用齐白石特殊的写的方式,抒发了他的成就和功底的画法,如此这些构成了齐白石的变化。

齐白石写过“与知者观”,在蔬果题材中,他画丝瓜、扁豆、葡萄、南瓜、葫芦等,除了思乡等因素外,就是通过对这类蔬果的表现解决绘画中的“牵篱扶架最难大雅”的问题。这也是他进入文人艺术的一个关隘,是将俗转化为雅的一个难以回避的过程。他画白菜蘑菇,常常用对比的手法既表现蔬香的野味,又表现笔墨的趣味。在这类作品中,通常是以淡墨湿笔画白菜,以浓墨枯笔画蘑菇,有时再配上一二根红色的萝卜,那种令人寻味的独特的匠心,非一日之功所能为,同样也冒着“雷同”的危险。齐白石的蔬果技法是建立在纯真感情之上的不断磨砺,而他“不辞万幅雷同”的努力又是一种情感的需要,也是情感需要的必然。在有限的可能之中,齐白石的绘画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毫无疑问,在表现“牵篱扶架”的“垂藤”的过程中,相似性的“雷同”在所难免,而“与知者观”则让他表现出了在有限可能中的细微变化。如此些许的变化对常人来说可能不足为道,可能仍然是相似性的“雷同”。可是,进入到专业层面中去考量,有限可能中无限的微妙变化,正表现了画家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

六、乡间蔬果的诗情画意

因为不同的个人素养,得出不同的个人感受,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是我们欣赏者进一步发现齐白石的时候,在一个过程当中的必然。所以我们讲艺术的发现是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齐白石如何发现,一个是我们如何发现齐白石。当我们发现齐白石时,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齐白石艺术的魅力,因为齐白石的艺术是一本丰厚的传记。这个传记表达了他长寿人生中的经历,同时表现了他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艰辛以及成就的精彩。所以我们应该用最简单的话来品尝齐白石的艺术发现,那么齐白石通过发现生活,把生活中最平常东西引入到生活中,他把最普通民间风物表现如此生动而有魅力。

齐白石的蔬果题材以远离“朱门”的审美理想,为20世纪的中国画坛开辟了一道新的景观,他表现乡间蔬果的诗情画意,“胸中去尽前人科臼”,拓展了传统文人画的审美空间,为传统文人画带来了生活的趣味和现实的生机。在传统文人画的影响下,齐白石以其在诗书画印诸多方面的成就,以诗书画印诸多方面相得益彰的配合,尤其是利用题跋的配合,不仅突出了画面的主题,在立意和思想上补画之不足,增加了审美的内容。同时,因为这种形式的运用,又为画面增加了无穷的变化。

自感“拈毫题句太伤神”的齐白石,在其艺术人生中,不管是早年以蔬果为题材的诗句,还是后来以蔬果为题材的绘画,都怀有对蔬果特别的情感——“园蔬也有尘凡福,曾见窗前看画人”。他的诗充满了画意,成为他具有诗情画面的重要补充。

家园未剩闲花地,橘柚葡萄四角多。

安得赶山鞭在手,一家草木过黄河。

芋魁衡岳如瓜大,一丈青苗香满园。

宰相既无才干绝,老僧分食与何人。

壕藤结实饥堪嚼,嚼后犹嫌藤刺恶。

满架蔷薇荆棘林,有花看时君不觉。

生瓜五月已嫌迟,六月南方不雨时。

也喜垂垂见瓜日,秋风漫上老藤吹。

远远西山夕照斜,名园春尽寂无华。

幽花卧地无人赏,何况葫芦旧样瓜。

诗情画意的珠联璧合为齐白石的艺术世界增添了文人的趣味,而其它记事或感发的题跋不管是长篇还是短语,都是以文人的方式将画面的意趣提升到可以把玩的境界。因此,即使是平凡的家常蔬果,也表现出了诗意的品格。

当然,与诗情画意相联系的题画形式,包括书法的特色,也是齐白石蔬果题材作品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如果没有这样的形式,即使有再好的造型和笔墨,那只能是静物形态的蔬果,而非文人艺术中诗情画意的蔬果。因此,为拈毫题句而“伤神”的齐白石,在字斟句酌的诗情中,在笔精墨妙的画意内,通过蔬果以及其它乡间题材将20世纪的中国画推向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齐白石的艺术发现,以及围绕着艺术发现而不断努力创作的艺术实践,为20世纪中国绘画上呈现了一段精彩的时代篇章。这之中齐白石的眼前即景,所对应的中国画历史中的诸多问题都值得细细品读。而对于当代中国画发展的现实来说,它的意义又直指现实的弊端——如何像齐白石那样传承中国水墨,如何为我们这个时代积淀水墨的经典,还是要有时代的新的发现。这就是我今天所要讲的关于艺术发现的问题。

听众:

齐白石是一个民间艺术家,他在来北京前涉及过很多工艺美术工作,如雕花木匠。我个人认为他把很多民间艺术营养吸收进来发展了文人画。请问他如何把民间艺术融到绘画中,您什么时候可以涉猎一次齐白石山水的讲座。

陈履生:

齐白石从民间艺人转为文人画家,从民间工匠到一位诗书画皆能的20世纪重要画家,这种转换是非常复杂的。首先是题材转移,他选取了很多民间题材入画,这是传统文人画没有的。第二是在审美表现上有所选择,这在他早期湖南湘潭临摹老师作品中就有所表现,他的人物画造型与民间雕花工匠的造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的山水画格局并不是传统文人画山水格局,依然和民间雕花板格局相似。20世纪初期京派文化氛围的背景下,他的笔墨被称为很俗。他的俗是一种民间方式,与传统文人画审美不同,就好似没有受到过院校教育会画得很刻板。湖南有位画家号称齐白石第二,岁数很大,有很多画家追捧,却没有出来。为何齐白石能受到陈师曾、徐悲鸿的力挺,徐悲鸿多次请齐白石到美专做教师,为何他能得到文化的认同,为何民间的画师就得不到认同。当时京城的文人画家很多,但是因为不符合时代潮流,得不到陈师曾、徐悲鸿的认可。齐白石的特殊性就是在特殊时代、特殊的文化氛围下,将民间画法和题材引入主流文化形态之中并得到了社会认同。包括他画面题跋充满了民间智慧,比如他《发财图》画算盘,题跋非常有趣味。历史上没有文人画家画过发财图的,都是民间画家。所以很多题材被认为恶俗,只有算盘可以表达发财,同时又与个人品格之间没有障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综合这些方面的表现,齐白石的民间属性已经深深潜藏在他的基因当中。齐白石身份转换非常微妙,不转换就得不到社会认同。很多人从民间一下转到了文人,从此之后只画梅兰竹菊,便失去了文化根基和生活。当代年轻人可以将头发染黄,但眼睛是黑色的,这是基因所在。齐白石的转换有很多内容、环节,受制于很多社会原因才有了这样的转换。

听众:

 您提到齐白石远离家乡,在京城很不如意,也造就了他的艺术。正如李后主的词在国破家亡后达到了新的高度,您怎么理解苦难对于艺术家的影响。

陈履生:

苦难对于艺术家的影响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无不例外,都会造就成就。在艺术方面如果没有特别经历,给予艺术家特别的刺激,是难以成全其艺术的,无论音乐、舞蹈、书法还是绘画。以凡高为例,如果没有他的经历,印象派没有走进田园,感受户外的阳光是不可能带来艺术语言的变化。郑板桥如果不是在潍县了解民间疾苦,不可能把竹子画得让世人可以感受民间疾苦声。李白如果没有这样一种饮酒经历,就没有斗酒诗百篇的豪情。所以特殊的社会经历,文化环境都会造成个人艺术成就的魅力。如果没有抗战就不会有蒋兆和的《流民图》,没有解放就不会有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当然,特殊时期社会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影响艺术的创作发展,而对个人来说,以往历史上有很多艺术家都是刻苦求学。在20世纪由封建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中国,又遇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特别经历的人在这个时代中能够突出于一个群体之外,如艰苦生活中除了齐白石还有傅抱石。傅抱石家境贫寒,父亲是卖油伞的。徐悲鸿也是来自江西宜兴的小村子。这种特殊的社会经历使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抓住了机会,特殊的生活给了他特殊的给养。如果傅抱石没有这种自尊心去日本留学,遇不到郭沫若,就不会到国民党重庆三厅政治部任职,到大学任教,就不会创作出人民大会堂的《江山如此多娇》。我曾经写过一篇齐白石的文章,齐白石为何叫齐白石是有社会原因的。如果他没有碰到陈师曾,他会在寺庙中一直以刻印章为生。如果遇不到徐悲鸿给他做国外的推广,就不会有如此多的社会需求。这是一种社会普遍的规律,现在名人之后为何衰落,是因为他们没有名人成为名人之前所经历的艰辛和努力,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富二代和三代在文学艺术届能超过上一代的人非常少。这些早期的经历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他的艺术,包括他的题材甚至画法。这是一种考证,十年前展出了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的山水,全部都是丈二尺,傅抱石抗战时期生活艰苦都是用门板作画,所以根本没有丈二尺的作品。特殊的社会经历与一个艺术时期的发展是有关联的。在20世纪名家中很少有出身于富豪家庭,书香门第最后也只是乡绅而已。

听众:

我看齐白石的作品大部分都有题诗,他的诗与画相映成趣。他的笔墨、技法、民间情趣与农民出身、当过雕工有关,那么他的诗文涵养源自何处?

陈履生:

我想诗的来源依然是生活,诗与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生活,很难有其诗的独特性。诗的技巧方面他有很好的老师和师友,你可以查他的传记,他在作诗后经常请人来看他的诗。在中国格律诗发展的过程中,就是从唐诗三百首里取精华,基本格律、基本的音韵,再加上生活,以及后天勤奋的努力,即使到了宋代,从李白、杜甫到后代诗词以来的发展都是这样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