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主题讲座 > 详情
【讲座】齐白石艺术研究系列讲座(五)——真有天然之趣:齐白石的艺术精神2010-11-04

时  间:2010年11月4日
地  点:北京画院美术馆5层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吴洪亮(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主持人:陈  倩(北京画院公共教育部工作人员)

 

 

主持人: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公共教育活动,这次活动是配合“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进行的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五场,今天我们邀请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先生为我们作这次的讲座,下面由请吴馆长。

吴洪亮:
       各位老师,各位同事,“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应该是今年北京画院最重要的国际学术项目。为了配合这个项目,我们准备了一场重要的齐白石精品展览,从院长到各位同仁都为了这个展览付出了很大努力。今天的讲座也是论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展览将要结束之际,我来跟大家一起交流这个展览是如何做、如何想、如何呈现的。展览的名字叫“真有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2010年对于北京画院尤其是美术馆及齐白石纪念馆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今年这两个馆已经成立5周年了。为了纪念这个时刻我们做了这个展览,其实是试图在一个当代艺术的背景下,在全球一个视野里,认识齐白石、发现齐白石,重新使齐白石走入当代视野。齐白石应该是20世纪至今最具中国艺术精神以及个人魅力的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之丰、涉猎之广、集中国艺术之大成,点点滴滴应该是至今无人能及的。所以用一个展览来呈现他的艺术确实有一定难度。正好在筹备这个展览之际,有些朋友有幸去采访侯一民先生——前中央美院的一位重要领导、一位大艺术家。他有一句话使我颇受启发,他说齐白石是将大雅与大俗统一,大巧与大拙相统一的艺术家。那么何为大雅?何为大俗?何为大巧?何为大拙呢?我们慢慢通过今天的讲座跟大家呈现,通过齐白石的作品来说明这一点。

 

砖文若鸟 齐白石 28×20.5cm 画稿 1919年

作为一个展览我们必须是从一个点上开始的。如何用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来呈现齐白石这90余载的艺术历程。首先,思考的方式之前应该有一个学术的出发点,是方法论也好,思维方法也好。我们把齐白石艺术的视野不仅局限于他本身,而且要放眼整个20世纪甚至是今天。因为20世纪的中国美术是21世纪中国艺术发端的地方,无论在横向的比较还是在纵向的发展上,我们去关注齐白石与世界美术的关系,都不得不从这几个角度来关注齐白石。但是他的出发点可能就是一张画、一个字。在北京画院所藏的齐白石两千件左右的收藏里,我们发现一张非常小的作品,这张画于1919年,这个年份我将在后面反反复复的提起,因为它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太特殊的年代了。1919年5月4号“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分界点,也是中国从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一年。这是中国思想文化启蒙开放的一年,这一年齐白石来到了北京,或者应该说这一年他真正定居北京。他寄居在法源寺,当外面的世界非常纷乱的时候,齐白石在寺里见到一块石头,在石浆磨出的印上他看到了一只小鸟的样子,就地摊开纸勾画出这只憨态可掬的小鸟,并在题跋上题了“真有天然之趣”。这几个字应该是齐白石最终成为一位伟大艺术家的开始。因为良好的背景、学养、勤奋……还只能是基础,艺术家是否能对自然生命有所感悟可能是他能否成为顶尖艺术大师的最核心问题。“真有天然之趣”几个字正是齐白石对自然生态的看法,而且他能从最微小的事情中找到想要表达的一切。因此我们的展览也就从这一幅小画来开始追寻齐白石的一生,用一个“真”字来打开齐白石艺术的大门。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打开的过程对于我们的艺术创作,甚至是为人为事都有所启迪。人一生中最“真”的时候莫过于孩童,所以台湾著名的学者蒋勋写过一本书叫《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这本美术史从宋元明清一路走到近代,只写了两个人:一个是齐白石,一个是徐悲鸿。当说到齐白石的时候,他再次强调了“天真”二字,写到齐白石像小孩子一样,一直到老年都能保有童年的天真。小孩子能发现世界的美丽,所以中国人总是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字之心者也” 。的确,“大人”与“赤子”在齐白石身上得到了最为完美的结合,他提到的“大人”是中国人对于一个受尊敬的人的一种最高评价,叫“大人”。他强调了“赤子之心”,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伟大的东西。蒋勋先生认为齐白石具有这样的“赤子之心”,因为他有对生命、自然的一种观照,所以他说齐白石是艺术中的“大人”。

这张图片就是我们展览进门处的感受,我们把这种对于“大人”的态度放进去,用一种最简单的视觉模式:一块白色的石头。一块最朴实无华的石头来展开了我们的思维模式,而且希望这扇门是打开的,我们期望进入齐白石的世界。一层展厅的展览非常简单,两百多平米就挂了两张画,一张是《真有天然之趣》,另一张画跟它差不多大,是齐白石写生的一张小虾。这只小虾与大家惯常看到齐白石画的写意的虾不同。他是对景写物完成的一只小虾,它可能不是非常生动,但是非常用心。所以齐白石在题跋上这样写:“此小虾乃予老眼写生,当不卖钱。”其实小虾不是核心,重要的是“予老眼写生”。虽然这里面没有年款,但是从字迹可以看出并不是齐白石早年的作品。活到老学到老,齐白石对生命的态度,老眼依然要写生,重要的是“当不卖钱”,沁入心脾的作品是不会卖钱的。齐白石作为一个职业画家,或者说一个商业画家,大家也可能听说过他诸多爱钱的故事,但是这张画齐白石明确当不卖钱,可见齐白石对于钱的态度,对于社会人生的态度有自己的一把尺子。我想这两张小画恰恰概括了齐白石人生的两个侧面:一个侧面是他对于自然的态度,一个侧面是他对于社会的态度。同期,在中央美术学院也有一个展览,那里汇集了北京文物公司和中央美院、美院附中几百件作品中的一部分精品。展览的题目恰恰也来自齐白石的一幅文字,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的时候,齐白石代表美协和美术出版社给中央美院题词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我们看到这幅字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能够比这更能代表齐白石这个人了,而那个展览也更关注于社会学背景下的齐白石历程,所以正好与北京画院的展览相映成趣。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幅幅作品和一些资料来打开齐白石的艺术世界。北京画院这两千件左右的收藏中有一千多幅画,几百张图稿,三百方石印以及大量的资料,不仅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来说,这批收藏都是最为完整和丰富的。也恰恰是这些不同时期的齐白石收藏作品让我们可以用作品本身来勾画齐白石一生的艺术发展历程。一个艺术家不是从生下来第一天开始,第一笔作画的时候就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有一个发展历程。我们的展览从点点滴滴渗透出他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巨匠。

 

万竹山居图 齐白石 102.5×49.5cm 中国画

大家看到的这张图是齐白石出生的地方,在湖南湘潭。当初,前面这块稻田是一片河塘,背后是一片竹林的小山坡,中间就是齐白石生活的地方。当我走到此处的时候还是颇有感慨,因为确实是有点人杰地灵的感受,而且是非常平淡天真的一个地方,毫无奢华之感,可是却给你提供了很多特殊的心境。因此我们的展览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我选了一张图:《万竹山居图》,齐白石的一生有很多作品都是从他的生活中吸取了很多营养。刚才大家看到的那张照片可能是构成展览整体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片河塘,一丛竹林就是齐白石生的地方。因为有这样的生,所以有可能孕育了他以后的伟大,所以我们用一个荷叶样式的砚台构筑了这片河塘的遗韵。用一片白色的竹林,一组白色的石头寓意了他背后的山景,这种寓意可能也有点想借用中国人对于风水生命的态度,因为有山、有水、有坡、有岸,这恰恰是中国人觉得最好的地方。而在进门处选了齐白石两方印的变体,一方印是“鲁班门下”,因为大家都知道齐白石原来一个农民,后来变成一个做粗木活的木匠,一个细作的木匠,一位画匠,最终变成一位大师,所以好多叙述都是从“木匠”到“大匠”的过程。他开始的时候恰恰就是“鲁班门下”,所以齐白石一生都没有忘记他以前是木匠的事情,他也不回避这样一个背景。第二方印是“寂寞之道”,齐白石一生艺术最重要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依靠自学来完成的,这个过程他所接受的应该是“寂寞之道”, 而且也只有这样一个寂寞之道他才能走入一个艺术的极致境界。而且在这一生中,他可能被勾引、被怂恿、被逼迫,比如说他有机会给慈禧代笔,有机会当官等等,但是他始终坚持了寂寞之道。

 

三层展厅 主题形象

 
李桦、齐白石、吴作人、徐悲鸿合照

   
徐悲鸿致齐白石信函


       召开论坛的时候我们请了全球很重要的一些学者、馆长们来谈齐白石的艺术,我们也有幸请到了齐白石的嫡孙齐灵根先生给大家谈一谈他眼中的齐白石。他也谈到齐白石的一生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他一生作画没有去为官,理由是早年有人给他测定了命运,说他90岁之前不为官,他就可以成为大师。这可能是一个宿命的说法,但也确实是90岁以后齐白石做了全国美协主席,北京画院第一任名誉院长,但他一生的前90年确确实实接受了“寂寞之道”。我想为官只是一个结果,而寂寞之道是过程。这次我们还呈现了北京画院的标志——“大匠之门”,这与“鲁班门下”有相似之处。作为一位大匠,他站在门口,道出了“出门”与“进门”想法,是一方非常有含义的印章,因此也作为北京画院的标志。这传递了北京画院作为一个传统艺术的继承者与发扬者的身份以及所做的追求。在二层展厅,我们呈现了齐白石从学习到成长再到掌握诗、书、画、印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对他的工笔草虫进行了非常清晰的呈现。我们还请专业人士去拍摄这些草虫的生活状态并与齐白石的草虫进行了对照。三层展厅的主题叫作“知己有恩”,因为齐白石的一生虽然固守的是“寂寞之道”,但还会有很多人支持他。为什么林风眠、吴昌硕、徐悲鸿帮助过他,甚至周恩来,毛泽东也会关注他。在我们的研究中,考虑了为什么他们偏偏关照这位从乡下农村走来的一位艺术家,一定有其中的道理。所以我们在这一层希望通过一些图形来展示和感受这一点。这张照片非常有趣,中间是齐白石,他的左边是徐悲鸿,后面两位,一位是李桦,一位是吴作人,这四位站在一起恰恰是当年的中国美术史,尤其是在北京的中国美术史的缩影。齐白石代表了传统的大家,徐悲鸿是一位中西合璧,在美术教育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一位大师,吴作人是他的继承者,而李桦是一位具有革命气质的艺术家,这张照片恰恰代表了不同角度的四位巨匠。在主题墙的背面,我们放置了“知己有恩”这方章,还挂了一张画。这张画应该说是齐白石很少有的自画像题材。画中的老人背着手,手拿拐杖,带着一个皮帽子,这个皮帽子是齐白石除了眼镜,拐杖之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这幅图其实表达了齐白石与徐悲鸿的交往,徐悲鸿1928年到北平艺专来当领导的时候,三顾茅庐一样去请齐白石,齐白石后来到北平艺专教书也受到了徐悲鸿的关照。论坛期间,中央美术学院的展览里解密了很多中央美院藏的齐白石档案。其中还有很多老先生在采访中说徐悲鸿跟齐白石到了一种什么关系呢,就是齐白石每个月的工资都是徐悲鸿亲自派车给送过去的,他们的关系特别好。第二年徐悲鸿离开当时的北平艺专回到南京的时候齐白石画了这张画来纪念他俩的友情。我们这次还展出了一封非常有意思的信,这是过节的时候,徐悲鸿跟廖静文先生写给齐白石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大概是说过节了向先生祝贺,并送了一条鲥鱼,这是长江流域一种很鲜美的鱼,而且还专门写到这种鱼怎么做、怎么吃,注意什么,提到鳞不要去掉,因为鳞中有油很营养。所以这封信可以说是刚才那些照片,那张画的注脚,也提供了一个齐白石与徐悲鸿交友的证据。因为只有至亲至爱的人才能这样写一封信,互相有这样一份交流。这层展厅还精选出三百方石印中的作品以及齐白石文献。这些是“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之前,北京画院花了非常大的心血,重新整理了齐白石所有的资料,很多老师付出了努力,完成了《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的编写,其中文献部分也是首次这样完整的呈现。郎绍君等很多先生为此付出了非常大的心血。四层展厅我们依然呈现了齐白石的晚年生活和在雨儿胡同生活的片段。这些画案、书籍、砚台、笔墨都是齐白石用过的,尤其还放了那个小眼镜,圆的眼镜是齐白石很有标志性的用品。我们展出了院里收藏的齐白石面模,可以说面模其实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判定。一般人去世一抛黄土也就结束了,只有具有杰出贡献的人才会有面模,比如贝多芬的面模。在北京画院库房里第一次见到这面模的时候,我们有一种尊敬之感,这说明当齐白石去世的时候国家对他的态度以及对他尊敬的程度。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最真实的齐白石的样子,很安详的一个老人。

 

 

借山图 齐白石30×48cm 中国画 1910年

下面在展览的框架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我对齐白石的简单认识,对一些作品我很有感受,接下来我把心得与大家进行分享。首先,展览呈现的是齐白石学术生涯中很重要的一些作品,因为我们想通过展览说明一个美术家的发展史或者他的艺术脉络。我们现在可能更强调社会学态度下的美术史研究,这次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呈现艺术本体发展中的美术史变迁。齐白石是如何从学习到写生,从精致到写意的过程,这次展览都有比较充分的呈现。因为作品比较多,所以我只摘取一部分跟大家分享。这幅《梅花》不是齐白石的标准性作品,从题跋到运笔方式到构图都含有扬州八怪和金农的影子,画的很精致也很完整,这个应该是前人态度的继承。齐白石所有的作品一定是从学习开始的,他一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除了“衰年变法”之外就是“五出五归”了。他走遍了所谓的大好河山,最远甚至到过香港、越南,在远游过程中也获得了很多的收获,其中一个就是《借山图》。据说原来有50余件,现在存留在北京画院的一共有22开,我觉得这22开的《借山图》给我们展现的是齐白石在学习过程中艺术发展的脉络和他的艺术追求,其实还是继承了中国画雅致和文人气的态度。我们刚才提到齐白石的艺术大俗大雅,我认为在这个阶段,齐白石还在求一种雅色之术,而且我之所以认为这幅画也很重要是因为他在这样一个很雅的背景下,也表现了他的天真。就是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他依然掩不住自己的天真。比如说这三张画,有红色树的这一张我们可以看到平平的两排树,又用一方小印章平衡了红树、房子、山的关系,印章位置之妙大家可以仔细去体会。下面这一张很残酷甚至是拿刀一样的裁掉房子的下半部分,他只画了房子的一部分,这种构图方式如果我们回望西方的美术史的话,是到了马奈那个时期,也就是印象派早期,从马奈、莫奈才开始做一些叫做片段性的构图。齐白石做的这种片段性构图让我们去想象画面之外的景象,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包括上面雨雾、山峦的状态非常之简。再比如说这幅作品,因为太阳是最难画的,虽然我们都会觉得日出日落都很美,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很多关于日出日落的照片、画基本上都有点庸俗,因为太好看的东西入画的时候是很困难的。而齐白石画这样一个红日、山坡、小船以及印章之间的关系处理地非常高雅,这是大师的难得之处。在这次展览之前曾经办过关于山水画的专题展,当2007年北京画院有机会和奥运会开幕式团队相交流的时候,他们提供了一些想法:想在奥运会呈现一个长卷,让我们推荐一些图片,我便介绍了这套《借山图册》给他们看。奥运会的开幕式无疑在前半部分受到很多启发,大家会看到很多与齐白石、与中国画相似的影子,而且当国家用一场演出、一个活动来呈现自己五千年甚至更悠久的文化艺术以及今天的成就时,他们选择了以长卷的形式来代表这个国家的成绩,所以这也是中国画一大幸。在长卷打开之前有一个不长的DV,用如何制造笔、墨、纸、砚,如何呈现一张中国画的过程展开了整个奥运会开幕式的序曲。

 

墨芙蓉 齐白石 42×20.5cm 中国画 1919年


 
菜粉蝶 齐白石 17×24cm 中国画


 
小鱼图 齐白石 43×20cm 中国画

刚才我提到了由精巧、细致的写生开始,再到一挥而成的状态,在展厅二层展出了十余幅齐白石的工笔草虫,这十几幅草虫应该说是齐白石一生中非常有特点的创作。“致广大,尽精微”这些工笔草虫应该是他 “尽精微”的巅峰之作了。而且这些草虫大多数不是画在熟宣上,而是画在生宣上。在生宣上画工笔有一定难度,需要人的能力、笔、纸、颜料、墨等等诸多因。中国画的画品评价从顾恺之开始一直认为人物、山水是高品,禽鸟次之,草虫几乎不入类,而今天我们评价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齐白石的时候,他的草虫应该是放在前面的,也就是说齐白石以工笔和写意的结合开创了一个受到尊敬的先河,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比如说这只画在绢本上的蝴蝶,我之所以选择这幅画是因为我喜欢蝴蝶的那一点点残翅。一般我们画的时候往往是画一只完整的蝴蝶,而齐白石关注到了一个残翅,把它很生动地呈现出来了。另外,这些草虫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没有题跋盖章,我跟大家分享几种说法,其中有一个说法是画这一批草虫时齐白石已经差不多60岁左右了,一般正常的人到了50岁的时候,眼睛可能就开始花了,而齐白石差不多60岁的时候还可以画这样工细的草虫是非常了不起的。为什么那个时候画,有一种说法是,齐白石在眼睛还好的时候画这些草虫,等他年纪更大,到80多岁,觉得自己的笔头更加老辣的时候再补树叶、补花、题跋、盖章。我还见到了这次没有展出的,在北京文物公司收藏的一批草虫,那批草虫跟北京画院的很相似,但是有齐白石关于自己做草虫的一方印章,也就是说这些草虫是不是他的完成品我们还可以再去探讨。另外,在辽宁省博物馆有一批草虫作品,那批草虫作品里有他的儿子齐子茹画的,而且有印章“子如画虫”,盖在边上。再者就是这些作品为什么后来没有再补草木,娄师白先生给了一个回答仅供大家参考。即当齐白石成名以后,大多数想买的画立轴多,册页少,因此很多册页都没有来得及补。刚才我们提到1919年,在这次展览中,我们特别挑选了一些1919年的画,因为按郎先生的研究,这一年是齐白石真正“衰年变法”的开始,而在变法与非变之间,这种标志性的时刻齐白石做了什么呢?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那张小鸟以外,还有一张也是20公分左右的小画,这是一幅被油污染的画,按一般人来说这张画必然要扔掉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油污染了。但齐白石的一段题跋救了它,使它成为这次展览中一张非常重要的作品。齐白石写道:“劫餘之纸为油所污,非惜不能舍,因借此以纪丁巳之乱也。”这是1919年冬天写的,我们去回查齐白石的履历可以看到他来北京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乱”,指的是湖南的匪乱。齐白石在家乡呆不下去了以及种种原因跑到京城,到了京城又赶上张勋复辟等等又逃回,1919年最终落脚于北京。这张画恰恰就佐证了这个事实,而且用一个油污来代表齐白石的心情,大家可以想到这张画在他的一生中应该说是有纪念性的、标志性的作品。它既呈现了史实又体现了齐白石的一种态度,有人说在齐白石手下无废画,由此可见。我们看到从稿子到作品的这两幅,中国画的特色是以白当黑等等,这幅画给我们呈现了以白当黑的一个极致,刚才我们讲到片段性构图,这张作品更进一步呈现了这种态度。齐白石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他说这张得益于南阜老人,南阜老人为高凤翰,是清代一位著名的画家,也是一位指画画家,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齐白石临摹的原作。我觉得这张画的有趣之处恰恰在于他描绘出了犹如一惊之下,四散奔逃的小鱼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画的中心是空空的,所以非常有意思。北京画院美术馆成立的时候,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展览叫“草间偷活”,是齐白石草虫系列的一个展览,取的就是这四个字:“草间偷活”。在乱世之中,齐白石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虫、一只小虾、一只螃蟹、一只小鸟,在草间偷活。这样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了三幅,大家可以看到这一张画的是螃蟹,也题的“草间偷活”,再晚些的这幅“草间偷活”,画的是鹌鹑,在1944年,甲申年的草间偷活里,他写了:“草间偷活愿安详”。齐白石说他百费周折的一生最后体会到原来他所追求的是和平,我理解可能“和平”这两个字指的是没有战争或者没有对峙,没有直接冲突的一种状态,而对齐白石来说应该分成两个部分,或者我们把这个词调过来“平和”的一生。齐白石追求的是自身心态的平和,以及周边世界的平和,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才能体会到很多致精微的部分,对这些一虫一草的关爱。他的一生其实是在寻找一些跟自然最贴近的东西,反观于人的时候这些物品给世界的一个启发。

 

砚台 齐白石 30×25.5cm 中国画

  钟馗搔背图稿 齐白石                               钟馗搔背图 齐白石

如果说那些作品对于齐白石都是相关物的真性情,在这之外还有对人的真性情,在北京画院藏得很多书法作品中,这一幅《甑屋》可能是非常特别的。大家可以细读一下,其实这也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散文,谈到的就是小时候家里穷,他的祖母感到靠写字卖画无法营生,而他到了可以作画写字养活自己的时候却已经听不到老人呼唤他同餐的声音了。“甑”就是锅。这幅《砚台》,齐白石原本有九方砚台,丢了一方,还剩八方,于是改为“八砚楼”,这是齐白石顺势而为的人生态度,而且这方砚台画得多么坚实和真实有趣。我们看《齐白石全集》就会发现齐白石经常去厂肆买一些瓷器之类的小器物,并能从上面的纹饰中得到诸多的启发,再应用于他的作品之中,所以他是在大俗之间找到了大雅之美。在齐白石的诸多的人物画中,北京画院收藏了一组这样的作品《钟馗搔背图》,我觉得左侧的图稿不仅仅是画的图稿,也是诗的图稿。诗不是一挥而就的,他也进行了很多细节的改变,最后才改成,“不在下偏搔下,不在上偏搔上。汝在皮毛外,焉能知我痛痒。”这体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细节。鬼神一样要挠痒痒,他把鬼神人性化了。这是齐白石一幅非常有趣的作品,因为齐白石一生都在信佛与不信佛之间,迷信与不迷信之间徘徊。这幅画不是一天而成的,我们看一下北京画院收藏的另外一幅画,这张画要早一点,他写的是从八大山人那里得到了启发,而在这张画之后还有一幅画是钟馗自己在搔痒,我认为这些画之间是有因缘关系的,从学习八大的那张画到钟馗自己搔痒的画到小鬼给钟馗搔痒的作品,表现的是从自己到两个人的互动这样一个作品的发展史。《老当益壮图》是齐白石非常爱画的一种题材的作品,在北京画院藏了七八张,有相似的有不同的。

 

向日葵 齐白石 176.5×47.5cm 中国画

还有两张画是关于向日葵的。说到向日葵可能更多人想到梵高,作品都表现了向日葵与艺术家的联系,比如说梵高画的向日葵有一种苦涩,有对阳光的向往,也包含了一些悲凉等等。这样的认知其实是与传播有关系的,我们可以看看齐白石的向日葵是怎么画的呢,北京画院收藏了他的几张向日葵,这张彩色的画了黄色花瓣的向日葵。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并不是一张很好的画,感觉是一张涩涩的,没有情趣的画,但是后来读了题跋之后认为这是一张非常伟大的作品。因为他画的是一个“四时阴雨日无光”下的向日葵,也就是说齐白石在认真选择了所画对象的状态。他选择了大家不常有的一种心境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向日葵在阴天下,四时无光或者说有点悲凉的一种状态。他用寥寥几笔把这种状态传达出来,也确实让我们观者体会到了。这张画了不起的地方就是题跋的重要性,题跋在里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以致颠覆了这张作品在美术史上的价值。如果这张画是西画我们是没有什么感受的,所以题跋在中国画中的价值,齐白石运用的非常得当。

              
执扇仕女图 王梦白 中国画    

执扇仕女图 齐白石 128.5×34cm 中国画

《荷花鸳鸯图》,齐白石也画了很多张,大家可以注意到当时他勾勒图稿的时候纸还不够大,这两只鸳鸯他们的头是朝一边游走的。而在他反反复复画这张画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一张两只鸳鸯对话。我想从一个最基本的美术判定来说,有交流有爱一定是让人更加心动,丝丝对语的鸳鸯可能是更为感人的。还有就是我们在这次展览之前的一点小发现,在齐白石的人物画中女性相对较少。这张画也比较特殊,因为我们原来只看到了比较大的一张作品,其中也提了一首幽怨少妇的诗句,而旁边一段题跋让我们对这张画要特殊对待。这是友人索要一张画,要让齐白石临摹一张王梦白的画,这对一位大师来说是最不愿意干的事情。他在画完了这张画之后题到:“知者得见王與予二幅,自知谁是谁非。”实际上他是用这张画作擂台,他们在比拼,谁是谁非观者自知。我们看了这张画以后有个最大的疑问就是王梦白这张画在哪。从去年到今年年初做书法展览的时候,这张画一直挂在展厅,我也托了很多曾经学习王梦白的朋友去找那张画,结果恰恰就是在这次展览之前,画院研究部的吕晓老师帮我在画院找到了这张画。果如齐白石所说,因为无论从身形到腰带的摆动方式,头发的处理,笔墨的状态都是齐白石技筹更高一些。齐白石画南瓜也画了很多张,并不稀奇,但这幅作品的题跋却稀奇了,他写道:“昨日大风不曾作画,今朝至此补足之,不叫一日闲过也” 。有一种研究说齐白石自27岁开始学画以来只有两次差不多十天左右没有画画,一次是他母亲病了,一次是他病了。这幅画告诉我们前一天刮大风,可能是因为屋漏了或者其他原因没有能画成画,今天一早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补足昨天的功课。很多画家讲“日课”,这是一个很勤奋的行为,每天要完成自己的功课,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创作,是一种练习。开始我会经常拿这幅画跟朋友交流说这是齐白石勤奋的表现,齐白石一生笔耕不辍。就在前两天一位医学家来看齐白石的展览他说这不仅仅代表他勤奋,而是齐白石对艺术之爱的结果。就像他每天给病人做手术是一种研究,这个研究的过程是自身热爱的事情,所以齐白石每天画画的过程若只是一种劳作,我想他今天是不能成为一位巨匠的。恰恰是他在每天的工作中都找到了对一个南瓜、一片树叶的关爱,对此很上瘾,在上瘾的过程中完成的艺术创作,所以他才能成就为大师。

 

润格笔单 海兹拉尔捐赠

 
南瓜 齐白石 139×34cm 中国画

有件事情非常值得与大家分享,齐白石在1963年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这应该是齐白石最重要的一个荣誉,这个荣誉的发端就是海泽拉尔,他当时给捷克的国家馆写信又转到世界和平理事会,他认为齐白石应该入选当年的“世界文化名人”,所以今天在齐白石身后有这样的荣誉跟很多人是有链接的。他认识到了齐白石的伟大,而且我在捷克的国家博物馆查到一些资料。1957年齐白石去世的时候,捷克很多重要的报纸用整版的篇幅来介绍这位中国艺术家。在访问海兹拉尔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给我呈现了这幅齐白石的《润格笔单》并把它捐赠给我们。他其实谈到了齐白石的一些收费方式。红色多少钱,少红多少钱,多红多少钱,刻印多少钱。最有趣的是他会写到以上每元加一角,这是齐白石年纪大了以后觉得他做这个基本工作应该有一点老年人的补助,后面就表示了齐白石的性格,“出门之画加字加印不答应。”这是齐白石的真性情,为人的性情。我们经常会不好意思说钱,其实我们心里老想着,齐白石不这样,他说出来,写出来告诉大家。所以捷克的一个学者曾经拜访齐白石的时说他进齐白石的家里,没有怎么看到过画,到处都是贴的这种告示。他可以直抒胸怀,很孩子气,因为孩子想要什么、想说什么是不避讳的。

现在跟大家分享最后一件作品,在展览最后有一张画,这张画我也反复跟很多朋友交流过,这张画画了十只非常可爱的青蛙,也是他的题跋再次使这幅画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作品。写的是“鲤鱼争变化”,画了十只青蛙为什么要写“鲤鱼争变化”呢?这也是很多人看见这张画后会提到的问题。一开始我查了一些资料也没有解释,而另外一张画使我对这张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一幅名画,印成过邮票,是当年老舍先生给齐白石出的五个标题中的一个——“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没有直接画青蛙来表现蛙声,而是画了一群蝌蚪从山涧徐徐遊来。他用一个长与宽的空间距离呈现时间,可能蝌蚪在遊过这十里山泉的时候就变成了青蛙,我们在远处就听到了蛙声,所以这件作品成为齐白石一生中的代表作。中国有一个俗语:“鲤鱼跳龙门”,跟刚才蝌蚪变青蛙相似之处就是质的飞跃。我们中国人说升官发财,考状元,考大学经常会用 “鲤鱼跳龙门”。鲤鱼化身为龙是质的飞跃,齐白石在用一群青蛙与化身为龙的“鲤鱼争变化”,可谓是寓意无穷。也许还有其他的解释,但是我想中国画的妙处在这张画中起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

最后我想说这次“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以及我们做的展览,其实是用学术的方式,用艺术的资源搭建了一个齐白石艺术研究与交流的国际平台。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认识齐白石朴实价值的一次很好的机会。新加坡国立美术馆郭馆长曾经在会中提到,我们是否可以以此为基础去建构齐白石学的一个理念。中国有红学等,却没有听说过齐白石学,我不知道这个概念是不是过为深大,但是我想这是一个开始,而且通过这次论坛我们也与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馆长进行了交流,我们知道齐白石的作品不仅在亚洲,在日本,在韩国,甚至在北欧的瑞典,在大英博物馆,在美国的大都会都有收藏。今天的讲座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