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活动 > 详情
飞越太平洋的问候 | 互动装置“白石来信”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激发文化共鸣热潮2025-03-20
    
展览现场的互动装置“白石来信”
 
      由北京画院主办的“不肯作神仙——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自2024年12月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以来,荣获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电视台、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同时,展览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踏至,沉醉于老画家笔端的人间烟火图景,共鸣于他所讲述的“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的生命热情。
 
      此次展览中,尤为吸睛的是入口处的互动装置“白石来信”。一封封悬垂的精美信笺,讲述着“160周岁”的齐白石最为遥远的一次心灵之旅,见证着中国水墨在大洋彼岸激起的文化交流热潮。
 
展览获得新华社、中国日报、CGTN、华尔街日报等多个海内外主流新闻媒体竞相报道
 
-01-
一幅幅信封,承载着白石老人的祝福
 
      “白石来信”由空间艺术家冯羽主持设计,其灵感源自北京胡同的建筑风格。信封从空中垂落,纵横排布,在光影中轻轻摇曳,呼应着老北京胡同中常见的纸糊窗的窗棂结构与几何美感,令海外观众体验齐白石晚年在北京胡同里居住时的文化场域。
 
       每一封信里的内容各不相同。有可能是齐白石的小画,亦或是他自制的诗笺、印章,同时伴随着一句来自“白石老人”的中、英文祝福语,诸如“雁来红,又唤作老来少,我喜爱它蓬勃的生命力!”“绘画勤奋之余,人也应歇歇”等等。
观众们会随机抽取一个信封作为观展留念。打开信封,如同开盲盒一样,邂逅独属自己的祝福语。
 
        观众行走制造的微风,使得信封微微摇曳 绘出瞬时光影
 
装置上挂有中、英文说明牌:
Letters from Qi Baishi 齐白石来信,请拿一张!


信封上写着“你好!旧金山——齐白石"
 
       
      信笺的内容有不下十余种。
 
      Eric收到的是齐白石的《云龙图》,画作下方写着老人的祝福:
 
     “2024年是甲辰龙年,龙象征着力量、吉祥、腾飞,愿给您带来好运和快乐!”
 

       Nicole机缘巧合下获得一幅“定制版”版的《老当益壮》,必须在白石老人的真迹面签打个卡!
 









 
      社交媒体上旧金山当地华侨、留学生发帖分享对于“白石来信”的深刻印象
 
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在这里分享对艺术的感受
带走白石老人的祝福
 
-02-
来自旧金山的回信: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白石来信”的旁边,策展团队设立了一个“时光邮筒”,鼓励观众在现场执笔写一封回信,并在邮筒中“寄出”这封信,与“白石老人”分享自己对于此次展览、对于其人生与艺术的感受。
 
     “时光邮筒”提供铅笔以及印有齐白石所画的雏鸡、荔枝等图案的精美中国传统笺纸。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在此运用不同的文字,共同写著一行行文化交流的诗歌。字里行间,真情涌动,诗意盎然。
 
观众在笺纸上书写对齐白石的问候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体悟,投进展览“时光邮筒”中

准备提笔书写回信的观众
 
-03-
观众回信精选
 
       文末,我们想与读者分享几封此次展览的观众回信。尽管文化背景和语言迥异,一封封漂洋过海的手书,展现出了人类共通的对爱与和平的永恒追求。这正是白石老人的艺术愿景。愿这份超越时空与文化界限的美好情感不断延续,传递给更多人。
 
Thank you for your beautiful contribution to the museum.
 
I am so appreciate at your curious and philosophy. Beautiful artwork with beautiful message.
 
——Cherish C.
 
       感谢您为博物馆所作的美丽贡献。我对您的好奇心与哲学深感钦佩。您的艺术作品不仅美丽,更蕴含着深刻的信息。来自Cherish C.
 
       Thank you for creating your art. It reminded me that this is where we come from.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culture is art. It is our duty to create and share. This is resistance, perseverance.  
 
——Yognandam Maharaj
 
       感谢您创作了这些艺术作品。它们让我想起我们的根源。人类文化的基础正是艺术,创造与分享是我们的责任。这是一种抵抗,一种坚持。
 
——约格南达姆·马哈拉吉
 
         Hello Mr. Baishi,
 
         Thank you for your exhibit.
 
         Me and my friend enjoyed the feeling of community it evoked. Wishing you family good health in the new year.
 
——Love, Emilia
 
 
 
       尊敬的齐白石先生:
 
       感谢您的展览。我与朋友深深感动于作品所蕴含的人与人之间亲密的社区情感连接。值此新年之际,谨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
 
——爱来自艾米莉亚
 

      Thank you for this magical art-a whole world comes to life in a few brushstroke.
 
      Seeing this exhibition now ( February 2025) gives us hope of art connecting people across time and countries, despite politics.
 
Thank you ❤ Rachel
 
       感谢您创造了如此神奇的艺术——寥寥数笔便让整个世界跃然纸上。在2025年2月观看此次展览,让我们深感艺术能够跨越时空与国界,超越政治,将人们紧密相连。
 
衷心感谢!❤ 蕾切尔
 

       These ink drawings are so lovely! Capturing the sweet moments, poetic moments of life. So inspired by the art and vision could change overtime. Thank you!
 
——Lisa Napier
 
       这些水墨画作如此动人!捕捉了生活中那些甜美而富有诗意的瞬间。艺术与视野随着时间而无限演变,令人深受启发。感谢您!
 
     齐白石先生您好,
 
     今天有幸参观您的画展,感触颇多且受益良多。感谢您为我们留下如此地有意义的作品。第一次了解您只是在小学的课本上,今天见到了您的真迹,就像在做梦一样。由衷的感谢您。
 
      此致
 
敬礼
 

      You inspire me Qi Baishi, to be true to myself and keep growing and trust what is inside me to reveal itself in beauty or otherwse, knowing that my connection is with the Great Spirit.
 
      齐白石先生,您激励我忠于自我,不断成长,并相信内心的力量会以美或其他形式展现,深知我与伟大精神的联结。
 
       
      “Appreciation of the mundane” made not mundane; rather extraordinary. Thank you.
 
——Jeanie ( San Francisco) Dec 2024
 
     (展览第二单元标题是)“对平凡之物的欣赏”,但是您让平凡变得不再平凡,而是非凡。感谢您。
 
——珍妮(旧金山)2024年12月
 

      I am French and visiting San Francisco when I saw Qi Baishi Exhibition.
 
     Très belle découverte. Longue vie à l’œuvre de Qi Baishi.
 
——Aaguy Ream Frana
 
      我是法国人,在访问旧金山时参观了齐白石展览。这是一次美妙的发现,齐白石的作品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