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展|“抹去重来六十年——北京画院藏钟涵艺术研究展”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2025-08-11
    
      2025年8月8日, “抹去重来六十年——北京画院藏钟涵艺术研究展”开幕式在广东美术馆新馆举行。本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展览巡展扶持项目”,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广东美术馆、北京画院共同主办。
 
      作为钟涵先生巡展的首站,此次展览由北京画院策划主办,其首展于2024年6月28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亮相。
 
 
展览海报
 
      本次展览展示北京画院珍藏的钟涵1961至2021年60年间创作的油画、粉笔、素描等精品,以及一件广东美术馆珍藏的钟涵油画《烧土豆》,分为“长河蜿蜒”“吾道不孤”“厚土之诗”三个单元,展览系统梳理画家理性严谨、追求完美的创作方法,深度揭示艺术大家创作过程的神秘密码。
 
开幕式现场
 
嘉宾合影
 
      在开幕式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雷波先后致辞。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致辞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致辞
 
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雷波致辞
 
      学者型画家在世界画坛可谓凤毛麟角。中国现当代杰出的学者型油画家钟涵是中国油画具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在油画创作、教学以及美术理论研究方面皆作出突出贡献。
 
      钟涵一生始终以充沛的理想主义激情追求创造具有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国油画。他以绚烂多姿的光线调子和雄浑博大的独特风格创作了光辉的革命历史、灿烂的黄河船工、明净的古都画室等重大题材作品,将自然外光升华为光彩熠熠的艺术之光。他以宽广的艺术视野深情眷恋神州大地的悠悠历史与璀璨文化,用深邃高雅、含蓄隽永的视觉语言谱写了华夏文明的灿烂史诗。其系列作品气势恢宏却又富有强烈的浪漫抒情气息,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览现场
 
三个单元
全面呈现钟涵厚积薄发、
超越自我的艺术求索历程
 
     第一单元 长河蜿蜒
 
展览现场
 
      从延河边上保卫黄河、解放前夕东渡黄河到船工纤夫征服蜿蜒长河,钟涵的革命历史以及黄河船工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以新颖的构思、感人的形象和强烈的光影歌颂了中华儿女的英雄主义气概和顽强奋进的民族精神。那些气势磅礴的宏大结构与浑厚坚实的人物造型蕴含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慷慨激昂的旋律,它们交织出一首首历史的乐章,流淌出鼓舞人心的永恒回响。
 
      第二单元 吾道不孤
展览现场
 
      钟涵说,“古语云,‘吾道不孤’,我想借它展望形势,中国油画的道路还会是宽广的”。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体现了画家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他以中国画家特有的潇洒笔法展现朝夕与共的画室环境,使其升华为品味高雅的思想空间与艺术圣地。他用神秘光影呈现中国古代碑刻,那些雄浑苍茫的石壁刻痕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深情描绘祖国各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各种静穆深邃的景致让人感受到中国历史的悠远与文化底蕴的深厚。
 
     第三单元 厚土之诗
展览现场
 
      祖国大地滋养万物,也孕育艺术家的灵感。二十世纪下半叶,钟涵多次到祖国各地写生创作,他以艺术家的目光洞察社会现实,用画笔描绘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阳光原野上的田园牧歌、明亮厂房里的匠心制作、黎明高山中的物流使者……那些灵动的笔触、闪烁的油彩和层叠的肌理皆饱含画家对祖国人民的无限深情。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德国诗人赫尔德林的著名诗句:“充满劳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本次展览将展至9月21日。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抹去重来六十年——北京画院藏钟涵艺术研究展
 
     展览时间:2025年8月8日 — 9月21日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新馆2楼 7号厅(地址: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广东美术馆、北京画院
 
     艺术总监:王绍强
 
     总策划:吴洪亮、雷波